新闻活动

Brightdairy News

媒体视角——联合育种,中国奶业攻坚“牛芯片”

发布日期:2022-10-09

当前,我国奶牛育种技术已与奶业发达国家实现并跑,育种企业加速攻克基因检测芯片等短板。2022年9月13日,《新京报》记者以《联合育种,中国奶业攻坚“牛芯片”》为题,讲述了我国奶牛育种技术的发展现况。光明乳业旗下光明牧业作为行业内有着丰富奶牛育种经验的企业,文中进行了详细介绍。

原文报道如下:

行业数据显示,我国荷斯坦奶牛存栏量在600万头左右,每年冻精需求量超过800万剂,但七成冻精来自国外进口。在业内看来,我国奶牛育种技术已与奶业发达国家实现并跑,但在后代生产性能、基因检测芯片、性控专利技术、奶牛育种资源群等方面仍存在短板。眼下,我国几大牧业集团正通过联合育种方式,投入到与进口种源的竞技之中。

光明牧业的奶牛育种工作同样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。苏衍菁说,眼下光明牧业的育种方向是跟国际接轨,为此加大了从海外引进高质量奶牛种用胚胎,每年引进数量大致在150枚,每枚成本约为2万元,以此建立种母牛育种核心群,冲刺头均年单产14吨的目标。“核心群一般3年一代,公牛选育通常要5年一代,才能看出好坏。我们无法预测通过几代选育能够达到目标,但国外育种公司在进步,我们也要进步,这是一项没有尽头的比赛。”

光明的小伙伴们,点击以下链接,可查看原文。

《新京报》原文链接及二维码:

https://m.bjnews.com.cn/detail/1663032168169588.html?shareuser=160442704414658

C:\Users\Admin\AppData\Local\Temp\WeChat Files\1f41b41099f997ac9c9ab8f4bcab6e6.png

转载自《新京报》